有問題聯(lián)系我 ^_^
- 韓女士
- 電話: 13901246976
編輯推薦
● 著名哲學家張岱年主編,數(shù)百位中國哲學專家撰稿。
● 一部目前規(guī)模zui大、收詞zui多、內(nèi)容zui豐富的大型中國哲學辭典
● 入中國思想之堂奧,展華夏文化之雄風
本書內(nèi)容殷實,思想資源豐富。詞目、詞條均經(jīng)由多方學者多次推敲、考證,充分保證其準確性、權威性;其釋文充分吸收近年來中國哲學研究的新成果,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。在越來越重視傳統(tǒng)文化與國學的今天,《中國哲學大辭典》是相關讀者學習與研究這方面內(nèi)容的工具,也是一把打開中國哲學思想寶庫的入門鑰匙。
內(nèi)容簡介
本辭典由張岱年先生任主編,全國數(shù)百位中國哲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撰稿,舉凡這一領域中的知名專家,基本上都是本書的作者。全書共收詞6700條,230萬字,分類編排,收入中國哲學學科中的名詞術語、學說范疇、學派組織、活動爭論、人物、著作刊物等。其內(nèi)容覆蓋中國哲學各個階段:從中國哲學的起源、萌芽一直到近現(xiàn)代及當代哲學;各個分支學科:從先秦儒家哲學、道家哲學等一直到中國佛教哲學、道教哲學,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、歷史哲學、軍事哲學、科學哲學;各個領域:從天道觀、認識論、辯證法、人生觀一直到近現(xiàn)代各種哲學思潮。
作者簡介
張岱年(1909年–2004年),曾用名宇同,別名季同,河北獻縣人。中國現(xiàn)代哲學家、哲學史家。
張岱年先生于1933年畢業(yè)于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,任教于清華大學哲學系,后任私立中國大學講師、副教授,清華大學副教授、教授。1952年后,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、清華大學思想文化所所長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,1980年后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、名譽會長。
目 錄
凡例
分類詞目表
正文
附錄
中國哲學大事年表
詞目漢語拼音索引
詞目筆畫索引
前 言
1.本辭典選收中國哲學方面的術語、學說、范疇、學派、組織、事件、會議、人物、著作、刊物等詞目約6700條。
2.本辭典所收詞目,包括中國哲學的各個階段以及各個分支。“哲學大辭典系列”中另有《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》等多種,因此,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中國共產(chǎn)黨主要領導人的有關內(nèi)容等,按分工,另在相關大辭典中反映。
3.正文按學科分類編排,編排方式主要從便于查檢考慮,并不代表某種體系或劃分。有些兩個分支學科、類別交叉的人物或著作詞目,酌由一個學科選收,另個學科或類別只收詞目,并注明“釋文見××類”。在“中國古代哲學”這一大類中,因“中國古代政治哲學”分支學科中的人物、著作條目與各歷史時期相關人物、著作多有重疊,故不單獨設類。在“中國近現(xiàn)代哲學”這一大類中,各分支學科的術語、學派、人物、著作均不再單獨設類。
4.在詞目漢語拼音索引、詞目筆畫索引中,漢字相同而內(nèi)容不同的詞目,用楷體酌作區(qū)別性括注。這些括注僅便于查檢考慮,并不代表某種學科歸屬或劃分。
5.學說上已有定論的,按定論介紹,尚無定論的,則以一說為主,諸說并存
6.歷史紀年,辛亥革命前用舊紀年,夾注公元紀年;辛亥革命后用公元紀年。
7.本辭典資料截止到2012年底。
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(wǎng)頁分享至朋友圈
動態(tài)評分
0.0